一、前期準備與規劃
1.需求分析與詢價
●散雜貨物:需明確貨物種類(如礦石、鋼材、糧食等)、體積、重量及裝卸要求,向船公司或貨代詢價,重點關注運費率、港口附加費及倉儲成本。
●項目貨物:需提供貨物詳細參數(尺寸、重量、是否需要分體運輸等),選擇具備重吊設備或特種船舶的承運商,可能涉及航線定制、臨時泊位申請及超限運輸許可。
2.合同簽訂與單證準備
●簽訂運輸合同時需明確責任劃分(如FOB、CIF條款),散雜貨需提供裝箱單、商業發票;項目貨需提交工程圖紙、綁扎加固方案、特種設備安全證書等。
●特殊要求:項目貨可能需辦理途經國家的臨時進口許可或過境擔保。
3.貨物預處理
●散雜貨:分類包裝、防潮防銹處理,標記清晰嘜頭;大宗散貨可能需提前集港堆存。
●項目貨:定制鋼架/托盤固定,超限部件需申請道路運輸許可,部分設備需拆卸后編號運輸。
二、運輸執行與監控
1.訂艙與裝船協調
●根據貨物特性選擇船型:散雜貨多用散貨船或多用途船;項目貨傾向租用半潛船、甲板駁船,必要時需協調港口吊裝能力(如浮吊租賃)。
●關鍵節點:項目貨裝船前需完成重心計算、綁扎方案第三方認證,散雜貨需監督裝貨順序以防貨損。
2.海運過程管理
●實時追蹤船舶動態,散雜貨重點關注濕度溫度控制(如糧食需通風防霉),項目貨需定期檢查綁扎狀態。
●風險應對:針對臺風等突發情況,項目貨可能需繞航或暫停航行,散雜貨需投保一切險覆蓋運輸風險。
三、到港處理與結算
1.卸貨與倉儲
●散雜貨按批次卸貨入倉,大宗貨物可能直接對接陸運;項目貨需協調重型機械到場,部分需現場組裝。
●典型案例:風電葉片卸貨需封閉港口區域,使用多臺吊車協同作業。
2.清關與交付
●散雜貨憑提單、質檢證書快速清關;項目貨可能涉及臨時免稅進口審批,需提供用途證明文件。
●特殊場景:EPC總包項目可能采用“門到門”交貨,需協調海關監管運輸至工地。
3.費用結算與索賠
●核對滯期費/速遣費(散雜貨裝卸效率直接影響)、超限運輸附加費(項目貨常見)。
●貨損索賠時,散雜貨側重貨差證明,項目貨需提供專業機構出具的損壞評估報告。
差異化對比(散雜貨 vs 項目貨)